注册登录在线投稿

“美丽乡村之我之见”团队总结

作者:廖华娜,卢良风,王思颖,欧小会,井含蓉,张译丹,董婉妮 来源:廖华娜,卢良风,王思颖,欧小会,井含蓉,张译丹,董婉妮
“美丽乡村之我之见”团队总结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也为新时代条件下农村事业的发展勾勒出宏伟蓝图。因此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可以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随着乡村振兴在全国范围内的落实,许多产业迅速崛起。近年来,许多乡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带动乡村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例如贵州省的卡法村,尘封着珍贵的红色记忆,助力于改变乡村面貌,走进乡村,绿树成荫,村道整齐,村舍错落有致,融合优化当地红色资源,一条“红色”乡村振兴融合旅游之路,带动了该村的名声和生意,同时结合当地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黄牛养殖产业,进一步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通过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优势,整合资源,人心向齐,必定能够促进产业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添动力,助力群众过上新生活,因此乡村振兴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中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必须把人才振兴放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而乡村振兴面临无人愿来,留不住人才的难题,因此只有扎实做好乡村振兴人才高地引育留用全过程,打造人才聚集的引力场,人才发展的活力源,才能解决乡村振兴的人才之渴。第一:要优化顶层设计,构建高效人才发展政策体系,充分引导和鼓励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育等各类政策资源,打造到边到底相互衔接匹配的政策体系,持续做好迭代升级,逐步构建立体化,整体化的乡村振兴人才高地政策体系。第二:要突出人才引导,用真情实感号召人才,留住人才。第三: 加强人才价值观引导,强调思想激励,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第四:务实平台载体,用事业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注重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但最核心的还是事业留人,只有强化乡村振兴一线人才事业激励,才能让人才创业有平台,干事有奔头,创新创业资源才会主动向乡村振兴一线聚集,技术,资金,科研能量才会向农业农村汇聚!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创造农村高品质生活的有力支撑,坚持投资人才,用政策吸引人才,用情感激活人才,用事业成就人才,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高地,让人才落地生根,让乡村振兴开花结果。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之一。《周易·贲卦·象传》有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有形的,更是无形的,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三观和生活方式。要想振兴乡村,就得以文化铸魂。有了灵魂的乡村便有了生机和活力,也就有了希望和未来。文化是乡风文明的约束力。在乡村振兴中,如果我们充分发掘乡规民约、族谱家训这些道德资源,发挥身边榜样的力量。让向善向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引领道德、淳化民风,那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邻里和睦”等等都会成为村民发自内心的尊崇。文化是生态宜居的守护者。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生态文明观,让人们懂得“仁民爱物”,发自内心崇尚自然,珍惜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守护住我们的青山绿水。农村的文化建设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乡村文体活动质量,让广大村民在丰富的文化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生态振兴是推进乡村“乡村振兴”的有应之义,是乡村振兴“五位一体”生态格局的重要内容、兴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重要内容。生态振兴要践行生态文化和加强生态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宣传农村生态,了解群众性和群众性特别是生态保护,宣传生态保护,农业层宣教是新型引导生态保护。在各地实践时也发现了不少标语宣传生态保护。生态振兴首先要农产品生态开发,提高传统生态农业技术以解决乡村垃圾污染、农业污水处理的问题。保证乡村生态健康,农业发展顺利。其次生态、环境发展的美丽经济,也是休闲和旅游风光的新旧转换、提档升级的趋势,利用乡村美好的自然风光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
要实现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必要的保障。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则要打造一批真正为国为民,为老百姓好的乡村干部。乡村干部作为党员,不仅起到模范先锋作用,而且是更多村民们的顶梁柱,乡村干部以及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负责,把农村基础设施保障好,为实现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的环境。做好组织振兴,就一定要构建良好的领导团队,干部之间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发挥好党的政治优势。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要把农民放在第一位置上,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做到办事公道,作风正派,使乡村呈现各方面欣欣向荣的姿态。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以乡村各级党组织为抓手充分发挥我国特色,通过产业发展从而实现乡村的可持续性发展,运用多重方式解决乡村人才流失问题,挖掘乡村文化使乡村旅游产业层次更加丰富,在农业改革的基础上推动生态绿色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2-08-20 关注1269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乡村振兴在振“心”,公益送教进乡村
  • 乡村振兴在振“心”,公益送教进乡村
  • 为促进乡村儿童知乡趣、识乡味、有乡情,2022年7月10至8月17日,南京师范大学“点亮彩虹,益路同行”实践团走进河南许昌、山东聊城、湖
  • 社会实践总结 08-20
  • 联民同心共聚力,守护蓝色“生命线”
  • 联民同心共聚力,守护蓝色“生命线”
  • 为响应国家“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号召,同时改善沿海村落面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2022年8月16日至18日,南京师范大学“
  • 社会实践总结 08-20
  • 解锁求职专属奥秘,南财“职研直语”团队正在进行
  • 来路无可眷恋,值得期待的便只有远方
  • 2022年7月3日,湖北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13名中心组成员组成的守望“青”星实践队组织开展的“清风细雨润乡土,科普知识入农村”支教
  • 社会实践总结 08-19
  • 青年聚华阳,实干谱华章
  • 星火·华阳实践队于2022年五月成立,为北京科技大学“星火”乡村振兴实践团分队,团队共有12名成员,该实践队响应国家“深入基层、实践
  • 社会实践总结 08-19